現代城市雕塑鑄造時代精神
在價值取向多元,西方意識形態涌進的情形下,如何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城市雕塑必須倡導中國精神、中國氣派、時代風格。所謂中國精神是中國人勤勞、樸實的創造精神,自主自強的獨立精神,崇德尚禮的文化精神,和兼容并包的博大精神。所謂中國氣派是大國風范的泱泱氣度。這一點從不同藝術發展歷史階段的作品中可以找到,秦俑恢宏的陣勢、漢刻非凡的意向、唐塑雄渾的造型,體現了我們民族的造型智慧,是民族大氣象,它一旦與“有容乃大”的胸懷相契合,則形成一種撼人心魂的氣派。時代風格的創造則是中國以新的面貌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標志。它是五四運動以來中國人民擺脫愚昧與封建、追求民主與科學的體現,是改革開放以來創新精神的展現。隨著歷史進步、社會發展,一個更為廣闊、開放的文化心態將從悠久文化與現代文明相融合中鑄造出時代精神,這是時代風格的魂之所在。
任何文化,任何藝術形式的產生與時代是密不可分的。封建文化的形式是封建社會形態的載體。其精華與糟粕共存。在倡導傳統的當今,我們往往將“穿長袍馬褂的”、“戴瓜皮帽的”、“拉黃包車的”……這些舊時的生活表象、形式外表進行翻版;在強調吸收世界文化的口號中,我們往往低水平復制西方名作。這些在政治、宗教、審美等諸方面與國情毫不相關的作品在公共空間的出現可謂是時代的誤解,也是社會的誤區。我們只有以歷史發展的時間縱向和世界文化的空間橫向為坐標進行新的創造才能消除誤解,克服誤區。真正的藝術創作必須把個人靈感和藝術家的責任感、使命感結合起來。藝術家應當將自己的藝術生命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與人民同呼喚、共命運;應當自覺地將個人的藝術才華融入到民族文化與時代精神的洪流中,在貼近生活中實現創新,在創新中實現發展,在發展中實現繁榮。一個有文化自覺性的藝術家,應該在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中尋找創新的動力,在社會變革的實踐中尋找創作的題材和靈感,使城市雕塑真正成為人民的藝術。
為保持城市雕塑建設的可持續性發展,促進城市文化生態環境的和諧共生,我們首先必須建立科學創新的城市文化管理機制,形成城市管理者、藝術指導機構、藝術家三位一體的互動模式;其次,進一步調整雕塑人才隊伍結構,建立由城市管理者、規劃師、建筑師、雕塑家、設計家、理論家、工匠等多學科專家有機融合的城市雕塑隊伍;再次,加強城市雕塑理論建設,用發展的理論指導我們的實踐。在文化定位、空間規劃、時間安排、科技創新、工程實施以及文化生態和自然生態等方面加強研究,使城市雕塑適應并引領城市文化的建設。
當代中國城市雕塑正以前所未有的氣度,向國際社會昭示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價值觀,展示著中國的文化魅力。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標志。西方城市雕塑一統天下的歷史已一去不復返了。我們要以強大的自信心為歷史立碑,為時代造像。
-
上一篇: 城市雕塑城市的公共藝術品
-
下一篇: 當代雕塑的價值
-
- 玻璃鋼卡通馬拉松熊雕塑
- 12-03
- 雕塑案例
- 廣東東莞玻璃鋼卡通斗牛犬雕塑
- 11-30
- 動物雕塑案例 卡通雕塑案例
- 幾何多切面跑步運動玻璃鋼人物雕塑
- 11-30
- 人物雕塑案例
- 鏤空玻璃鋼水景大象雕塑
- 11-30
- 動物雕塑案例
-
- 深圳購物中心切面玻璃鋼組合花盆
- 12-03
- 花盆案例
- 蘭州室內購物商城玻璃鋼組合花盆
- 12-03
- 花盆案例
- 賓館玻璃鋼組合式花盆
- 12-02
- 花盆案例
- 售樓部異形玻璃鋼組合花盆
- 12-02
- 花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