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爾關于人類孕育過程的雕塑再次亮相
塔爾的西德拉醫院(Sidra Hospital)是一家婦幼醫院,門前有 14 個由英國藝術家 Damien Hirst 創作的巨型青銅雕塑,它們名為“奇跡之旅(The Miraculous Journey)”,描述了胎兒在子宮內妊娠的過程,包含了受孕、出生,最后一個雕塑是一個 46 英尺高的男嬰。這 14 座雕像合起來共有 216 噸重。
這組雕塑在 2013 年的時候就被第一次揭幕,卡塔爾的皇室成員和政府官員都出席了揭幕儀式。這在當時被卡塔爾博物管理局局長 Sheikha al Mayassa Hamad bin Khalifa al-Thani 視為她為卡塔爾引進世界當代藝術的任務之一,她認為這個國家目前的標識只有摩天大樓和沙灘,而她想要做的是一個文化和藝術中心。Sheikha 代表的是一批在卡塔爾擁有藝術世界非凡的購買力的、對于西方當代藝術激進擁護的人。她引進這個雕塑的行為在當時被《紐約時報》評價為“有野心地購買進入現代化的通路”。這些雕塑的花費達到了 200 萬美元。
她面對的阻力是卡塔爾女性在社會中的角色和生活習慣。目前,當地婦女仍然堅持著伊斯蘭教傳統,需要穿長袍、斗篷,戴面紗;女性的形象經常不允許出現在書籍和雜志上,代表人形的圖案也是不常見的。所以,盡管這座國家出了大手筆買進西方當代藝術作品,讓民眾接受這個也是很大的挑戰。
雕塑的創作者 Damien Hirst 今年 53 歲,他的作品大多與生物體相關,呈現的方式最初在西方也受到爭議,例如保存在甲醛中的鯊魚和綿羊、腐爛的牛頭和帶著的蛆蟲等。不過因為在歐洲和美國展出頻繁,他的作品在西方國家的接受度已經比較高。他對“奇跡之旅”的解讀是“每個人都在說自己的人生旅程,但是人在出生前就已經有完整的旅程了”。2009 年,卡塔爾博物管理局長 Sheikha 聯系到他,了解了這個創意后,決定把它們放在婦幼醫院門前。
關于雕塑的爭議在當年揭幕的時候就是明顯的,Sheikha 當時做過相關的回應:“這樣的東西相比很多的裸露像已經是不太大膽的了。在《古蘭經》中有關于人類降生奇跡的片段,這跟我們的文化和宗教是不沖突的”。但她也不回避自己引進西方當代文化、想要做出激進改變的動機,“展開持續的交流和對話是很重要的”。她的支持者也有同樣的說法,他們鼓勵爭論和創新,盡管不確定會引發什么討論。北德克薩斯州藝術史教授 Nada Shabout 認為 Sheikha 的做法是勇敢的,在卡塔爾,裸露的公共藝術作品少見,“性”被視為是私密的事情,而非禁忌,所以他也不知道會引發什么樣的討論局面。哥倫比亞大學的近東近東藝術和建筑教授 Zainab Bahrani 表示,在伊斯蘭藝術史上,裸女的形象是常見的,只不過現在的公眾不太好接觸到這些作品,也不了解其中的傳統。
但是雕塑還是很快就被重新遮住了,當時醫院的發言人稱是因為周圍有施工,需要對雕塑進行保護。創作者 Hirst 當時說:“你知道在文化領域,這是中東第一個裸體雕塑……是非常大膽的”。
遮蔽了 5 年之后,雕塑在這個月被重新揭幕。支持者的論調與當時類似,說就是為了引發爭論。具體而言,他們針對的問題是目前卡塔爾仍然認定墮胎是非法的,墮胎的婦女在大多數情況下要被判處監禁,這對于婦女的健康和生命會造成威脅。雕塑的支持者認為這種展示女性身體內部結構的作品可能會在女性的健康和訴求問題上帶來對話。“我們不期待每個人都喜歡和理解它們,我們就是要創造能引發思考和討論的元素”,一位來自政府支持的卡塔爾基金會的藝術家 Layla Ibrahim Bacha 說。
除了傳統觀點引發的沖突,另一些反對的聲音針對的是它在婦幼醫院門口的設置。《Quartz》評論說,它專注的是女性身體非常單一的方面,就是生育健康兒童的能力。但是來到婦幼醫院的女性有些是有生育障礙的、還有少數是進行法律允許內的墮胎的。在治療過后,她們會看到門前這些雕塑,但可能并不愿意面對這種藝術作品帶來的、與她們生殖健康相關的討論。
-
上一篇: 是什么頻繁造就了“荒誕派”雕塑?
-
下一篇: 銅藝雕塑知識解析 鑄銅和鍛銅雕塑的區別
-
- 玻璃鋼卡通馬拉松熊雕塑
- 12-03
- 雕塑案例
- 廣東東莞玻璃鋼卡通斗牛犬雕塑
- 11-30
- 動物雕塑案例 卡通雕塑案例
- 幾何多切面跑步運動玻璃鋼人物雕塑
- 11-30
- 人物雕塑案例
- 鏤空玻璃鋼水景大象雕塑
- 11-30
- 動物雕塑案例
-
- 深圳購物中心切面玻璃鋼組合花盆
- 12-03
- 花盆案例
- 蘭州室內購物商城玻璃鋼組合花盆
- 12-03
- 花盆案例
- 賓館玻璃鋼組合式花盆
- 12-02
- 花盆案例
- 售樓部異形玻璃鋼組合花盆
- 12-02
- 花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