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聾人日創意雕塑呼吁關注聾人群體
9月23日,是9月第四個星期天,也是第61屆“國際聾人日”。這是一個專門為聽力障礙的人群設立的節日,旨在呼吁大眾關注、關心和幫助聾人群體。
為呼吁大眾關注聾人群體,理解和幫助聾人群體,由創意機構概亞廣告創作的“因藥無聲”公益雕塑,于23日在金虹橋國際中心廣場正式亮相。長寧區聾人協會、上海市青年創業就業促進會、上海市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和20名聾人代表出席本次活動。
這座雕像作品是一個高2米的大型兒童半身像,裝置整體為灰度色調,雙耳由兩個巨大的藥物膠囊堵塞,突出兒童因藥物“失去聽力”的問題,呼吁大眾關注兒童致聾問題,號召大眾關注聾人群體。
據悉,在我國聽力殘疾人群超過2000萬人,位居各類殘疾人群數量之首。而在聾人群體中,兒童占據了很大一部分,也是“致聾”的高發區域。為此,創意藝術家選取“藥毒性耳聾”這個典型案例,通過雕塑藝術的形式,呈現兒童致聾問題,希望讓更多的父母家長,了解兒童致聾問題,呼喚更多人的關注致聾兒童群體,了解致聾兒童的生活狀態。
聾人群體看上去和普通人沒有區別,但因為聽力障礙難以和正常人溝通交流,往往不被人們所理解。希望通過這次展覽呼吁大眾關注“兒童致聾”的問題,也為大眾提供更多認識和理解聾人群體的機會。
自2018年6月起在長寧區殘聯、上海市青年創業就業促進會、上海眾智青年服務中心助聾服務隊的幫助下,光華醫院開設了長寧區區域內第一家手語門診。每周三下午為聾人看病配備“手語翻譯”,打開“綠色通道”,讓他們優先就診檢查。目前每周助聾門診最大接待量也就30人左右,而每次預約的病人有50到60人,人力有限,這時手語翻譯就會捉襟見肘。所以在本次活動現場,院方公開招募2名殘疾人志愿者作為光華醫院的手語門診導醫。
今后,這個雕塑還將通過科普展覽、醫院聾人門診、社區宣傳等形式,讓市民大眾更加深入地認識和了解聾人群體,吸引更多的人們關心、支持和幫助聾人群體融入社會,共享美好時光。
-
上一篇: 張立旗雕塑藝術博物館獲批并對外開放
-
下一篇: 北京國際雕塑公園第六屆非遺文化體驗周開幕
-
- 玻璃鋼卡通馬拉松熊雕塑
- 12-03
- 雕塑案例
- 廣東東莞玻璃鋼卡通斗牛犬雕塑
- 11-30
- 動物雕塑案例 卡通雕塑案例
- 幾何多切面跑步運動玻璃鋼人物雕塑
- 11-30
- 人物雕塑案例
- 鏤空玻璃鋼水景大象雕塑
- 11-30
- 動物雕塑案例
-
- 深圳購物中心切面玻璃鋼組合花盆
- 12-03
- 花盆案例
- 蘭州室內購物商城玻璃鋼組合花盆
- 12-03
- 花盆案例
- 賓館玻璃鋼組合式花盆
- 12-02
- 花盆案例
- 售樓部異形玻璃鋼組合花盆
- 12-02
- 花盆案例